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03
共享出行渗入生活!低线城市、年轻、女性成用户关键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过年返乡或在周边旅游的你是否发现 , 骑共享电单车已经成为较低线城市市民的重要出行方式。与共享单车大规模进驻一二线城市不同 , 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了共享电单车的乐土。与此同时 , 共享汽车也逐渐从一线城市走向全国各地 , 年轻、女性成为了共享汽车用户的重要特征。种种迹象表明 , 共享出行的方式正在拓展 , 且越来越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 , 共享出行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有数据显示 , 目前国内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已超过 2.5 亿人 , 网约车安全保障提升也获得了用户越来越多的认可。

选择共享两轮车 还车方便成用户最关注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0 年共享出行市场仍不如 2017 年和 2018 年火热 , 但又比 2019 年明显回暖。2020 年国内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将增长至 5.69 亿人 , 其中共享单车用户达到 2.53 亿人。

市场回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共享单车规范步入了正轨。2019 年 , 交通运输部等十二个部门和单位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 ( 2019-2022 ) 》, 对共享单车的投放规模、停放领域提出要求。据艾媒咨询调查 , 超过七成的用户认为共享单车定点投放整治有效果 , 超两成用户认为整治效果显著。用户对共享单车规范化的满意度也处在较高的水平 , 仅 5.7% 的用户表示不满意。但单车损坏率高仍是用户认为最需要整治的规范化问题 , 另一个主要问题则指向专用单车车道缺少。

据易观分析数据 , 在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和哈啰出行中 , 平台综合服务用户满意度最高的是青桔单车。2020 年 10 月 , 平台订单量从高到低的排名为青桔单车、哈啰出行、美团单车和其他单车。在选择共享两轮车品牌时 , 八成用户主要会考虑找车和还车方便的问题 , 其次是车况整洁、故障率低和电量充足稳定 , 收费合理仅排第五。

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 , 共享出行的细分市场从早期野蛮生长逐步回归理性发展 , 行业内部洗牌整合资源 , 运营企业将进行精细化管理 , 有序实现盈利。在精细化管理方面 , 目前的共享单车平台通过定制化研发、全链路追溯的方式延长车辆生命周期。其中 , 通过高精确定位可以降低车辆丢失率 , 通过打造个人信用体系、对不文明用车记录用户限制停车则可以降低车辆破坏率。

在场景化服务方面 , 诸多尝试也正在展开。例如 , 青桔单车针对女性身高与体型特点推出了 " 小轮车 " 的车型。针对逆风、潮玩出行场景 , 青桔单车推出一款变速车 , 方便用户享受变速出行体验。在夜间骑行场景中 , 青桔单车还推出一项服务 , 检测车辆骑行速度和倾斜角度 , 智能识别用户摔倒时间 , 并通过远程确认和安全员到场的方式保障用户骑行安全。

网约车不只接送乘客

还为消费者 " 接送 " 果蔬和外卖

在 1 公里以上的出行距离中 , 网约车 ( 拼车、顺风车 ) 仍是共享出行的主要选手。随着政府对网约车的监管要求和限制日趋严格 , 网约车正朝着健康有序发展。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2020》,2019 年 , 国内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客运量的比重为 37.1%, 网约车在网民中的普及率达到 47.4%。共享经济在 2019 年有约 8 亿人的参与者人数。其中 , 滴滴平台上约 90% 的司机为兼职司机。

经历了市场培育阶段和市场规范化阶段 , 网约车行业正在寻求全新的突破点。例如 , 依托技术 , 网约车在保障司乘安全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国内网约车用户中近七成用户对网约车感到信任 , 仅 3.6% 的用户不信任网约车。在各种已优化的安全保障措施中 , 用户感受最深的是行程分享 , 其次是紧急联系人和驾驶员、车辆一致性审查。

在智能化方面 , 众多参与者正在不断尝试。例如 , 网约车平台每日产生的大量真实路况数据和驾驶数据 , 为其反哺自动驾驶技术带来更多可能性。2020 年 6 月 , 滴滴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上路。2020 年底 ,T3 出行推出出租车 " 瑞兽计划 ", 计划 3 年投入 30 亿元助力出租车行业进行智能化升级 , 将目光投向自动驾驶等领域。有市场分析认为 , 自动驾驶出租车有希望提高运营效率 , 打开盈利空间。

还有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始发展新业务。2020 年 6 月 , 曹操出行推出了外卖配送业务 , 进军同城即配市场。滴滴则开展了 " 橙心优选 ", 入局社区团购市场。随后 , 滴滴还在成都等地上线同城货运业务。哈啰出行也推出了 " 哈啰快送 ", 开始跑腿类新业务。如今 , 网约车不只接送乘客 , 还为消费者 " 接送 " 果蔬、外卖、文件等。

1 新领域之共享电单车

企业已超 250 家 共享电单车跻身共享出行赛道

共享出行领域早已不只是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的天下。在 1 公里 -10 公里的出行距离内 , 共享电单车正在成为主角。艾媒咨询报告指出 , 在适用人群、应用场景方面 , 共享电单车和共享单车形成了互补。其中 , 共享单车适用人群主要为白领和学生 , 主要的场景使用是办公区和校园。共享电单车的主要适用人群则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普通民众。相比私人购买电单车的方式 , 使用共享电单车无需每次等待数小时充电时 , 便捷度大大提升。

2019 年 , 中国共享电单车投放量已超过 100 万辆。由于一二线城市管制力度较强等因素 , 共享电单车主要投放在较低线城市及城市乡镇地区 , 缓解当地公共交通工具不足、出租车系统不完善等问题。2019 年 4 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后 , 浙江、云南昆明等地出台共享电单车管理细则 , 推广共享电单车出行方式。

经过市场验证 , 共享电单车的盈利能力也得到多个平台认可。据天眼查数据 , 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 , 我国共有超过 250 家产品标签含 " 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单车 " 以及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 " 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 ", 且企业状态为 " 在业、存续、迁入、迁出 " 的共享电单车相关企业。注册地区方面 , 广东省和湖北省拥有数量较多的共享电单车相关企业 , 均为 30 家以上。行业头部玩家也在快速抢占共享电单车市场。2019 年底 , 哈啰出行、蚂蚁金服与宁德时代共同出资 10 亿元成立合资公司 , 探索两轮电动车换电业务。2020 年二季度 , 美团投入了 30 万辆电单车。

易观分析指出 , 由于电动自行车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长效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仍是衡量共享电单车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标准。行业也需警惕玩家大规模无序投放车辆 , 避免 " 单车坟场 "、平台大量倒闭现象在共享电单车领域重演。展望未来 , 在消费者出行习惯日益养成背景下 , 共享电单车市场交易规模有望从 2019 年的 41.68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24.1 亿元。

2 新领域之共享汽车

灵活又便利

超九成网民对共享汽车有消费意愿

而在 3 公里以上的出行距离中 , 另一款共享出行产品正在成为 " 新欢 "。艾媒咨询报告表示 , 共享汽车相比私家车有灵活、便利的优势 , 面对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 将有更多群体选择使用共享汽车。同时 , 共享汽车电动化水平提高将有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相较于共享单车、网约车的扩张速度 , 共享汽车的发展速度较慢 , 但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自东部沿海兴起 , 共享汽车企业目前已在中部、东部布局 , 并逐步向西部渗透。

从消费意愿看 , 九成以上的国内网民认为自己一定会或有可能会使用共享汽车。极光数据显示 , 女性、年轻、二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正在成为共享汽车用户的重要组成。2018 年 , 国内共享汽车用户中 , 女性用户比例仅占 21.2%。2020 年 , 该比例便上升至 23.4%。35 岁及以下年龄的共享汽车用户则由 2018 年的 90.7% 上升至 2020 年的 94.2%。随着共享汽车向低线城市渗透 ,2020 年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共享汽车用户比例达到 55.2%。

从消费场景看 , 节假日 ( 除了周末 ) 和工作日均是使用共享汽车的主要时间段 , 比例分别为 36.4% 和 41.3%。外出游玩、公务出行是共享汽车用户消费的主要场景。此外 , 还有 35% 的用户是在中长途出行时使用共享汽车 , 有约三成用户是在练习驾驶技术、上下班通勤时使用共享汽车。

从模式上看 , 极光《2020 年共享汽车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认为 , 由于需要解决车、牌、停车网点、加油 / 充电、车辆维保、汽车保险等问题 , 收入则主要来自汽车租金 , 这样重资产和重运营的商业模式容易让平台压力陡增。有的平台通过引入个人车源、众包车源和增加日租 / 月租等方式提升平台盈利能力。例如 , 首汽集团旗下汽车共享平台 GoFun 出行在传统租赁业务的基础上 , 还创新了新零售、试乘试驾、C2C、众包车服等业务。随着诸多创新业务推出 , 有分析认为 , 共享汽车用户未来将趋向于多元化、复杂化 , 助推共享汽车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策划 : 新快报记者 罗 韵

■统筹 : 新快报记者 梁 彧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郑栩彤

■制图 : 廖木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