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0-28
中山大学四位教授团队成果亮相“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 王娟 通讯员 李建平

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10 月 21 日 -27 日在北京举办的国家 " 十三五 " 科技创新成就展中,有四项中山大学教授领衔的科研成果亮相,体现出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办学方向。

本届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以 " 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 " 为主题,由国家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主办,通过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领域 12 个主题展区,集中展示 " 十三五 " 以来,全党全国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教授团队科研成果—— " 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 G 值 " ——在基础研究展区展出。罗俊教授从上世纪 80 年代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就致力于万有引力常数 G 的测量。历经 30 多年艰辛,成功测得国际最精确万有引力常数 G,为提升我国在基础物理学领域的话语权、为物理学界确定高精度的引力常数 G 的推荐值做出实质性贡献。测 G 过程中,团队自主研发出的一批高端精密测量技术、方法和仪器部分已经在地球重力场的测量、资源勘探、基础物理科学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天琴计划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此成果于 2018 年在《自然》上发表并入选当年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于 2019 年写入进我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

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市康立明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 " 肠癌早诊早筛粪便 DNA 快速诊断试剂盒 ",作为唯一一款肿瘤早筛参展产品,在社会发展展区的健康中国板块中亮相。

相比传统的结直肠癌筛查方式如粪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此次展出的粪便 DNA 检测试剂盒通过检测少量粪便样本中的人类 SDC2 基因甲基化状态即可对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进行早期诊断,前期临床试验总符合率为 93.65%,具有准确度高、无创性的优势,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肠癌粪便 DNA 检测产品。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教授团队联合设计的冰路卫星在海洋强国展区展出。冰路卫星是我国首颗专门面向极地遥感观测的小卫星,主要用于极地气候与环境监测。作为我国极地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卫星具备 5 天覆盖两极的能力,独特的在轨变曝光技术保证了获取影像的质量。自 2019 年 9 月 12 日发射以来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圆满完成了两期南极和两期北极格陵兰观测任务。目前,卫星观测数据已向全球用户免费共享。

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郝元涛教授团队承担的 " 广东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 " 项目,亮相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展区。" 十三五 " 期间,该项目通过规范的 SOP、实施路径及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华南地区艾滋病、乙肝和结核病全方位防治系统,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政府、高校、疾控机构、社区医院、三甲医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综合防控网络。以防控需求为基础,循证优化服务内容和考核办法,完善并推广普查早治的防治策略,使示范区目标人群的 " 感染率、病死率 " 较 " 十二五 " 期间显著降低。

据介绍," 十三五 " 以来,中山大学以建设 " 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 " 为抓手,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科研总体规模倍增,进入高度活跃期,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大幅提升。

相关标签

卫星 科技创新 中山大学 dna 自主研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