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汽车 2021-03-03
沃尔沃,李书福的“意大利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robservation.html

 

在《亮剑》中,激战正酣,李云龙:"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

而沃尔沃,就是李书福的 " 意大利炮 "!

如果你要问 2021 年最会折腾的汽车企业是哪家?我觉得非吉利莫属。近日,吉利与沃尔沃合并更是引起了业内的强烈关注。

有人说,沃尔沃品牌不属于意大利。其实,意大利炮也不是意大利产的,而是法国。这门炮的正式名称是 " 施奈德 M1897 式 75mm 野战炮 ",一战时期意大利从法国进口了一批这样的火炮,后来又出售给国民政府,辗转之后,M1897 也来到了八路军的独立团,而这些炮上有被意大利商人铭刻的意大利文,所以李云龙就称呼其为 " 意大利炮 " 了。

意大利炮是世界的,沃尔沃也是世界的。因此,与沃尔沃合并后,吉利汽车离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又进了一步。

但我们不能就此简单的界定这个事情,如果把这个动作与吉利最近一连串的事情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是吉利布局中的一部分。

吉利大生态的 " 虹吸效应 "

从去年底一直到现在,吉利的动作一浪接着一浪,其密集程度令人发指、应接不暇。关键是信息量太大,大家一时很难吃透它的目的,吉利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与沃尔沃合并?今天跟这个合作,明天跟那个合并,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究竟是为了啥?

有人说,钱多任性呗!你看吉利这些年的市场表现,销量破百万,位居自主品牌第一。更何况吉利收购沃尔沃、宝腾这些世界品牌,从来都不差钱。

对于有钱任性的说法,笔者并不否认,但这个理由毕竟太过肤浅。如果李书福是个只知道烧钱爆发户,多少钱也禁不起折腾,吉利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更何况以吉利当前的财务状况,也不是那么任性。

对于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目前有很多解读,虽然吉利的声明中表示,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共同研发,但很多人还是给予了资本市场上的解读。

我觉得,不排除有大家猜测的各种因素在里面,但吉利真正最主要的目的,恐怕并不在此。

吉利选择这个时候与沃尔沃合并,并非偶然,这是吉利宏大布局中的一个环节,这一动作必须要有,而且现在来的挺是时候。包括吉利最近一连串的动作,看似相互没有直接联系,其实可以组成一个整体,他们都是战略布局上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这段时间吉利所发生的事情。

1 月 11 日,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

随后,吉利宣布联手代工巨头富士康组建合资公司,以双方各持股 50% 的比例,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业务包括汽车整车、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1 月 28 日,吉利跟贾跃亭的 FF 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2 月 24 日,吉利沃尔沃合并,双方合并动力总成,成立新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发动机,共同开发、使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

把以上的种种事情联系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李书福正在搭建一个智能汽车的制造生态。

在 ZAKER 汽车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析过,吉利正在牢牢把握汽车变革的风口,抢滩未来产业链的重要阵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车制造企业。

吉利与那么多外部企业建立亲密合作关系,当然不能冷落了作为自家人的沃尔沃,相反与沃尔沃的关系应该更进一步。吉利要建造的生态,将把持着未来产业链上重要而庞大的资源,在未来吉利大生态的 " 虹吸效应 " 的作用下,很多企业会找上门跟它合作,沃尔沃自然是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对沃尔沃而言,吉利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运营能力,在未来的智能电动市场上,依然会是沃尔沃的坚强后盾。而对于吉利来说,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的技术和研发实力正是它所需要的,尤其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有着领先的优势。双方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因此,沃尔沃与吉利的合并,既是双方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

以上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吉利航母战斗群将由多个板块组成,一个是帮助科技企业打造汽车品牌,一个是代工,一个是自有品牌。这些版块看似独立运作,其实也在进行协同。技术、制造、流通、运营等都可以在各板块间进行流动。而作为吉利手中一颗重要的棋子,沃尔沃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李书福的 " 意大利炮 "

在历史上," 意大利炮 " 的特点,就是技术更先进,打的更快、更稳、更准。对于吉利来说,沃尔沃不仅仅是带来技术上的输入,还将在吉利的国际化进程中开疆拓土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本土车企中,吉利是最具有国际视野和品相的。从收购沃尔沃开始,吉利就已经走上了国际汽车的舞台。在这个领域,国内不乏去国外买买买的企业,但真正能运作成功的只只有吉利。然而在中国品牌出海的进程中,吉利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自 2017 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表现相对较强,2018 年和 2019 年中国汽车出口都出现 6% 的正增长,2020 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为中国汽车出口带来极大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分析,2020 年汽车整车共出口 108.2 万辆,同比下降 13.2%;不过 12 月在海外疫情冲击下出口增长 15%,出口市场压力逐步改善。2021 年 1 月份,中国汽车出口数据为 11.9 万台,与 2020 年同比增长了 73%,创造了单月出口销量纪录。

以汽车品牌看,2020 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上汽、奇瑞、长安、吉利、长城、东风、北汽、大庆沃尔沃、江淮和重汽。

其中,上汽集团凭借着 MG 品牌以及新能源车的优异表现站在出口第一位,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均为主要增量市场;2020 年全年,奇瑞瑞虎 8 系列 SUV 在海外市场销量 11443 辆,同比增长了 824.3%。奇瑞旗下星途 TXL 车型正式进军俄罗斯市场,一举拿下俄罗斯 "2020 年度最佳新车 " 称号。长城方面,以全年 17381 辆的俄罗斯出口量,蝉联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2020 年收购通用汽车的泰国罗勇府整车制造工厂,以此进军东盟市场乃至澳新市场。此外,还与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正式签署在俄特别投资合同(SPIC),建设具备核心零部件深度本地化能力的汽车制造厂。

2020 年,虽然吉利汽车在海外市场实现 7.3 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 25%,但与其国际化的地位严重不匹配,更何况在国内销量上,吉利还是自主品牌一哥。

从成色上来看,上汽、奇瑞、长城均在国际市场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上汽的名爵品牌来自于英国,一直以国际品牌的形象出现;奇瑞从研发开始就瞄准欧洲市场,打造国际化车型;长城将生产和销售都搬到当地,并且品类不光覆盖 SUV,还有皮卡车型。反观吉利,虽然收购了沃尔沃、宝腾,但在渠道利用率上,速度还是有待提升。

中国品牌即将面对的,不但是智能电动时代的到来,也是走向国际的一个巨大机遇。谁把握好了,就能有光明的未来。因此,吉利不但要在新能源上发力,更要在国际化上加快步伐,因为从当前吉利的布局上来看,无不是瞄准更大体量的市场,唯有国际市场,才是吉利的未来。如果这一步跟不上,吉利当前所打造的内功,可能会反噬自身。

而这一切的最优解,恐怕就要着落在沃尔沃身上了。未来庞大的全球市场红利,吉利自然会拉上沃尔沃一起来享受。这不仅仅是对沃尔沃的依赖,也是对沃尔沃的加持。

合并后的吉利和沃尔沃,将形成不同等级的产品矩阵。从高到底依次为沃尔沃、领克、吉利,当然还有新能源品牌极星,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如果将这三个品牌的产品、营销、渠道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进行运营,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首先,对于沃尔沃来说,通过双方共同打造的技术支撑,加上沃尔沃本身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尤其是智能电动化这条赛道,对于双方都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而吉利和领克品牌也将随着沃尔沃这艘大船进入国际视野,领克品牌一开始就是按照国际品牌的玩法来操作,其品牌发布会就是在国外举行,嫁接起来难度并不大。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吉利的国际化步伐已经在加快,过去一年,吉利汽车新增了缅甸、以色列等 4 个海外市场,业务覆盖至 24 个国家,拥有海外销售和售后网点近 400 家。2021 年 1 月份,吉利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为 10031 台,相比 2020 年同期,增长了 343%。

面对汽车行业即将到来的巨大机遇,吉利做了充分的布局,作为吉利的 " 意大利炮 ",沃尔沃能帮助吉利打的更远、更快、更准。如何打好沃尔沃这张牌,对吉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但体现着吉利的智慧,也承载着吉利的未来。于此同时,沃尔沃也将得到更好的成长。

ZAKER 汽车原创

文 / 李俊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沃尔沃 李书福 吉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