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2022-08-16
前辈们排队跌倒,叮咚买菜凭什么能吃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吃饱的前提是主动 " 缩胃 "。

前辈每日优鲜的近乎 " 猝死 ",引起整个生鲜电商行业被唱衰的连锁反应之时,叮咚买菜的一份财报似乎带来了一丝希望。

财报显示,叮咚二季度营收 66.3 亿元,同比增长逾 40%,净亏损 3450 万元,相比去年同一时期 19.37 亿元的净亏损,已经大幅缩减。

另外,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叮咚的净利润达到逾2000 万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

一边是 " 生鲜电商第一股 " 每日优鲜的狼狈退场,一边是后来者叮咚的首次盈利,让不少人不禁发问," 前置仓,究竟能不能行得通?"。

叮咚买菜的这次小胜利或许给出了一些答案。

与每日优鲜一样,叮咚在上市前背负着巨额亏损,2019-2021 年的累计亏损高达 114.8 亿元,比每日优鲜同期亏损高出逾 30 亿元。

不同的是,叮咚在资本市场的受追捧程度高于每日优鲜,叮咚去年披露金额的几轮融资,累计数字便已达到 11.17 亿美元(约 75 亿元),每日优鲜近两年的融资金额则仅为约 20 亿元。

因此,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依旧手握约 50 亿元的现金储备,为每日优鲜的逾两倍,彼时叮咚买菜创始人兼 CEO 梁昌霖认为,现金储备足够支撑到全面盈利的那一天。

为了早日扭亏为盈,叮咚去年 8 月将公司战略调整为 " 效率第一,适当考虑规模 ",并开始用各种方式开源节流。

首先来看营收方面,叮咚的收入主要分为产品和服务收入,其中产品营收二季度达到 65.54 亿元,同比增长 42.4%,占总营收比例超 98%。

不能否认的是,今年一二季度上海等地的疫情对叮咚买菜订单量、客单价的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也是叮咚业绩增长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营收增长的同时,深谙成本拖累盈利的叮咚也在想办法提高运营效率,例如主动撤城和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等等。

今年 5 月底以来,叮咚买菜关闭多地站点,包括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广东中山、珠海等等;自有品牌建设上,目前叮咚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保萝工坊等共计超 20 个品牌,SKU 超 200 个,销售额占总额的比例升至 17.5%。

另外,叮咚在今年年初还被曝出大裁员的消息,有自称叮咚员工的网友爆料称,公司预计裁员 20% 到 50% 不等,彼时叮咚回应称 " 消息不实 "。

战略调整落实后,叮咚的降本效果十分明显。

二季度,叮咚的总运营成本和支出为 66.346 亿元,同比仅增长 0.8%,具体到分项来看,除占大头的销售成本,履约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履约费用下降 9% 至 15.41 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下降 64.2% 至 1.4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二季度财报继续在订单数和用户数上打起了 " 哑谜 ",未主动披露这两项数据。

实际上,去年三季度开始,叮咚便不再披露订单规模,仅披露用户数据,去年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又用订单数据取代了用户数据,到了二季度,这两项数据完全消失在了财报中。

对此有观点认为,叮咚二季度营收和 GMV 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商品价格上涨和疫情期间客单价走高,或许整体订单量和用户增长并没有那么客观甚至可能出现了负增长

结合来看,叮咚二季度实现盈利主要是建立在撤城、" 断臂 " 和疫情下客单价增长的基础上,并没有在大范围运营的基础上证明前置仓的可行性。

因此对于下一个季度,梁昌霖显得十分清醒,坦言道,公司第二季度的盈利是受到了疫情的部分影响,第三季度可能会回归亏损状态。

叮咚实现阶段性胜利,是生鲜电商行业难得的好消息,但距离彻底证明模式的正确性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鲍星娃

编辑 / 曾宪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